布加迪Divo和Chiron有什么區別?價格/性能/外觀/內飾大對比
在2018圓石灘車展上,全新布加迪Divo全球首發。作為一款全新的車型,Divo究竟和此前的Chiron有何不同呢?今天,我們就把Divo車主花4000萬才弄明白的25件事通通講給你聽!
【1】Divo比Chiron貴了將近一倍。
Chiron的起價為300萬美元,而Divo起價卻達到了580萬美元(約4000萬人民幣)...那么問題來了,Divo的成本真有那么高嗎?只能說布加迪CEO Stephan Winkelmann太了解他們的客戶了:在土豪的世界里,只有想不想買,沒有貴不貴!
【2】Chiron限量500臺,而Divo限量40臺。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限量發售絕對是抬高售價的不二法門,對于布加迪這種超豪華品牌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說Chiron的保值率很高的話,那Divo簡直可以看成穩賺不賠的理財產品。
【3】Divo在沒發布時就賣光了。
盡管Divo有著高昂的售價,但它在還沒發布的時候就被搶購一空。也許在有錢人的眼中,車評這個行業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40位土豪在還不知道Divo廬山真面目的時候就已經掏了腰包,這種情況下還有誰關心駕駛感受呢?
【4】Divo車重2噸,比Chiron輕了35公斤。
其實,Chiron已經采用了大量碳纖維結構來降低車身重量。因此Divo想要做到比Chiron還輕確實是一件讓工程師頭疼的問題。除了采用輕量化的輪圈和碳纖維中冷器外殼以外,Divo還換裝了一套重量更輕的音響系統......
【5】Divo的下壓力比Chiron多了90公斤。
為了讓Divo在高速過彎時也可以牢牢地貼在地面上,工程師想盡了各種辦法。最終Divo以456公斤的成績成為了布加迪歷史上下壓力最高的車型。不過Divo造出來之后,大家驚訝地發現:新車跟布加迪Vision Gran Turismo概念車竟然有些神似...
布加迪Vision Gran Turismo概念車
【6】1米8的液壓尾翼,比Chiron寬了25%。
為了讓Divo在空氣動力學性能上比Chiron有進一步提升,布加迪為新車打造了足足有1.8寬的大尺寸液壓后尾翼。它可以根據車身動態調節尾部的下壓力,同時在車輛減速時也能起到“空氣剎車”的作用。
【7】Divo是為了彎道而生。
一直以來,布加迪車型憑借超強的直線性能、卓越的豪華品質以及舒適的駕駛感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這次,布加迪證明了自己也可以造出彎道性能出眾的超跑,Divo就完全是一輛賽道取向的車型。
【8】Divo能在彎道中達到1.6倍G值。
由于懸掛調校更偏向硬朗,再加上強大下壓力的幫助,Divo在彎道中能實現1.6G的加速度,比Chiron提升了0.1G。
【9】極速限制在380公里/小時。
為什么Chiron的極速能達到420公里/小時,而Divo的極速僅為380公里/小時呢?原來為了追求彎道性能,Divo采用了特殊的懸掛設定,同時車輪的傾角也擴大了1度。這樣的調校給輪胎增加了額外的負荷,所以只能犧牲極速了。
【10】6.2公里的賽道,Divo比Chiron快了8秒。
意大利的Nardo是一條非常具有挑戰性的賽道,6.2公里的全程也不算特別的長。但就在這條賽道上,Divo的最快圈速竟然比Chiron快了8秒之多,可見它的彎道性能有了質的飛躍。
【11】以Albert Divo為名。
Albert Divo曾在1928-1929年駕駛布加迪Type 35車型連續2次獲得了Targa Florio賽事的冠軍,布加迪用這樣一位傳奇車手的姓氏來給新車命名,也突顯了該車對于賽道性能的追求。更有意思的是,Albert Divo與布加迪創始人Ettore Bugatti同樣都是有著意大利血統的法國人。
Albert Divo
【12】鈦液銀+Divo競技藍涂裝。
Divo車身上方采用Titanium Liquid Silver(鈦液銀),車身下方采用Divo Racing Blue(Divo競技藍)涂裝。雖然車主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定制車身顏色,但是這個配色方案可是Divo車型專屬的。
【13】布加迪Vision Gran Turismo概念車是Divo的主要靈感來源。
為了給W16發動機降溫,并為其提供運轉時所必須的空氣,Divo借鑒了布加迪Vision Gran Turismo概念車上面的NACA系統。
【14】轉向系統進行了新的標定。
由于布加迪對Divo的懸掛幾何進行了特調,因此新車的轉向系統也得到了新的標定,讓車輛的駕駛感受更偏向運動。
【15】Divo的破百成績比Chiron快0.1秒。
Chiron的破百成績為2.5秒,對于這個分數段的選手來說,想提升0.1秒真的得要絞盡腦汁。盡管如此,Divo的破百成績還是達到了2.4秒......再透露個小道消息:Divo還能更快!
【16】最敏捷的布加迪。
Divo是布加迪以賽道取向為第一優先級而打造的“尤物”,這也理所當然地讓Divo成為了布加迪旗下最敏捷的車型...沒有之一!
【17】Divo車尾沒有EB標識。
其它布加迪車型的車尾都以EB標識表達對創始人Ettore Bugatti的致敬,而Divo的車尾卻采用了布加迪的英文全拼,這讓它成為了一款特立獨行的Bugatti。
【18】兩側座椅顏色不同。
為了凸顯對主駕一側的注重,Divo的兩側座椅采用了不同的配色方案。由此也可以看出Divo是布加迪完全為駕駛員而打造的超跑。
【19】紅色按鍵。
通常情況下,布加迪車型方向盤上的一鍵啟動按鈕以及駕駛模式旋鈕都會采用黑色或者藍色涂裝,而在Divo車內布加迪罕見地使用了紅色的按鍵。
【20】3D打印尾燈。
Divo的尾燈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而成,44根燈柱在夜晚點亮的一瞬間,就能營造出無以倫比的視覺效果,甚至讓Divo看上去更像一輛概念車。
【21】寬格柵和窄大燈。
雖然Divo傳承了布加迪家族式的馬蹄形進氣格柵,但是它的尺寸要比Chiron的格柵寬很多。同時前大燈組還采用了超薄式設計,厚度僅有35毫米。
【22】可以合法上路。
雖然土豪們不會指望著拿Divo代步,但是偶爾開著Divo上路裝X的需求還是有的。
【23】隨處可見的散熱系統。
為了給剎車和引擎進行高效地散熱,Divo車身上遍布了經過潛心研究的散熱系統,除了撞風冷卻以外,Divo還能通過車身的空氣動力學將熱氣流抽出。
【24】碳纖維隨處可見。
除了內部很多看不見的車身結構采用了碳纖維材質以外,像擾流板、擴散器、出風口等等肉眼看得見的地方也由碳纖維打造。
【25】Divo目前不會挑戰紐北。
盡管Divo已經是布加迪旗下賽道性能最強的車型了,但是布加迪CEO Stephan Winkelmann卻表示:目前并沒有打算將Divo帶到“綠色地獄”去挑戰一番。